浏览量:0 2025-06-02 12:54:00
央视新闻
记者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获悉,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创新提出长距离大规模可扩展全连接量子直接通信理论架构,并成功实现四节点间300公里级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险峰、上海电力大学教授李渊华团队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团队的量子直接通信理论为基础,展开了进一步研究。在最新研究中,科研人员创新性地采用双泵浦光参量下转换技术,构建起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量子纠缠分发系统。实验结果显示,通信后各节点间共享量子态保真度仍保持在85%以上,验证了该方案在长距离通信中的可靠性。经300公里传输后到达接受节点的光子对数仍达300~400Hz(赫兹),这意味着经过编码后,理论通信速率可达每秒数比特。
这项研究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突破传统星型网络架构限制,实现了全连接网络的可扩展性;
二是通过优化纠缠光源制备技术,将传输距离提升至300公里量级;
三是建立了基于量子态重构的误差修正机制,确保了多节点通信的稳定性。
据了解,该网络系统的成功构建为量子通信网络实用化奠定了重要基础。未来,相关技术可应用于军事指挥、政务通信、金融交易等对信息安全要求极高的领域。
(总台记者 王胜东 袁嘉忆)
相关文章
致敬第41个教师节|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祝怀新:学生是心底最深的牵挂
发布时间:2025-09-06声动中国丨80秒回顾盛大阅兵!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每一句都喊得豪迈!
发布时间:2025-09-03麦当劳招募退休人员,公司回应:多年前就在招了!北京环球影城、广州长隆也在招聘
发布时间:2025-08-12家中着火后,出门撞车,投资被骗钱!男星自曝近况:现有点应激,无法睡觉
发布时间:2025-07-1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