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田畴沃野绘全面振兴画卷丨2025年上半年安阳市农业生产亮点回眸

浏览量:0    2025-07-28 18:35:00

图为我市开展“夏种”工作(资料图)

田畴沃野绘全面振兴画卷

——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业生产亮点回眸

安阳融媒记者 李坤

当夏日的风掠过安阳广袤田野,带着麦收后的余温与玉米田的清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铺展在眼前。大棚里,红彤彤的西红柿采收正忙;田野间,无人机“嗡嗡”掠过,与弯腰劳作的农人构成一幅流动的画;土地上,一排排玉米秆像披甲的卫士笔挺地立在骄阳下,叶片在风中唱着丰收的序曲。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上半年,全市夏粮产量213.1万吨;瓜果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53.8万吨;全市生猪出栏140.8万头、猪牛羊禽肉产量16.6万吨;第一产业增速全省第一。盛夏时光里,安阳的田畴沃野正以最朴实的方式,书写着农业强省的安阳答卷。

安阳粮:丰收织盛景

7月24日,滑县小铺镇的高标准农田里,县农技专家穿梭在田间,手指轻轻拂过玉米叶尖,仔细察看株高、叶片生长情况,抬头对种粮大户李青霞说:“你看这玉米秆多结实,接下来注意做好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就好。”

“今年这700亩地全用上了‘密植+精准水肥调控’技术,你看这通风多好!真没想到这法子这么好使,今年每亩增产100斤是没啥问题了!”李青霞笑着说。

眼下,滑县127万多亩玉米进入生长关键期,滑县推广的“宽窄行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像一张无形的网,覆盖在田垄间,为秋粮丰收夯实了基础。

图为我市开展“夏种”工作(资料图)

土地从不会辜负深耕者的付出。这个盛夏,安阳434.8万亩沃土交出了单产490.11公斤的亮眼答卷。早在初春,麦地里还泛着浅绿时,我市就把粮食大豆油料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小麦“一喷三防”时,434.8万亩麦田上,无人机编队整齐飞过,药液细密地落在叶片上,连田埂边的几株麦子都没落下……

“抓好‘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八字诀,就筑牢了粮食增产的底盘。”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掰着手指说,预计我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将达到841.8万亩,产量75亿斤以上,“中原粮仓”里的“安阳粮”,成色一年比一年足。

瓜菜香:致富飘希望

7月25日的内黄县繁阳街道,晨光刚漫过真武庙村的大棚顶,王国林就一头扎进了大棚。“咔擦”一声,熟透的西红柿被拧下来,他随手擦了擦就塞进嘴里,甜津津的汁水顺着下巴流。“今年的行情比往年好,每斤西红柿比去年能高出两三毛钱。”他一边往筐里装,一边算着账,“一亩地能卖1万多元,我这4亩多,5万多元跑不了!”

图为内黄县西红柿丰收上市(资料图)

繁阳街道作为豫北重要的蔬菜主产区,6月以来就没闲过。40多辆运输车昼夜不停,将新鲜的西红柿运往全国各地。“咱这沙瓤西红柿,市场上抢着要,价格比去年高20%还多,每天上市量也能达到40多万斤。”蔬菜市场负责人李凤永说。

在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的同时,我市土地上还长出了更多“金疙瘩”。各县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蹚出了致富路。田埂修得平平整整,水渠像银带绕着田转,路通到棚门口,收菜的车直接开到地头。

“近年来,我们主要在减少田间用工、提高作业效率上下功夫,向科技和管理要单产,推动大棚种植不断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目标迈进,让特色农业成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六畜旺:振兴奏乐章

7月27日的安阳,户外温度飙升至36℃。然而,在安阳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的猪场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头头粉白相间的小猪,正躺在恒温猪舍里“撒欢”。到了“饭点”,小猪们会自己走向“餐厅”:头顶的传感器精准识别每头猪的身份,嘴巴拱一拱就能吃到专供的营养套餐,食谱还随着身体状况变换花样……在这样悉心的照料下,今年上半年,安阳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生猪出栏6.6万头,全年预计生猪出栏将13万头以上。

图为安阳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自动饲喂系统(资料图)

作为我市畜牧业的头部企业,“为社会提供物美价廉的猪肉”是其一直坚守的追求。“传统养猪靠经验,现在养猪看数据。”谈及牧原的“黑科技”,安阳县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道,牧原的智能化简单来说就是给猪配了“五星级住宿+私人医生+营养师”,这套系统能精准监测猪的生长状态,及时调整饮食和环境,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小猪吃得好、住得好,才能为社会贡献高品质猪肉。”该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我市畜牧业坚持“强生猪、优家禽、扩牛羊、增特色”的工作思路,以牧原生猪养殖场、滑县光明奶牛场、汤阴全达种鸡场等龙头企业为引擎,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带动产业链整体升级,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支撑。“上半年,我市生猪出栏、牛羊出栏、家禽出栏均保持较大增长,同比增幅走在全省前列。”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盛夏的午后,突然响起的蝉鸣声中断了采访,远处,田畴里的希望却仍在生长,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画卷在洹水之畔愈发绚烂。

(来源:安阳融媒客户端)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