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2025-07-17 11:2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赟 通讯员 袁子霄
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悠悠药香,到杭州亚运博物馆的时代脉动,再到龙坞茶学院的茶香琴韵,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海归巢·同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正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华侨携手踏上一场跨越千年文化与当代发展的“归心之旅”。
合影
千年医韵里的文化对话
“这些中药材我在意大利的中药店见过,但从来不知道背后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来自西班牙的华侨青年周嘉亮指着展柜里的人参兴奋地说道。
“这就是我们提前准备讲解材料的原因,”实践队队员种思蕊笑着回应,“我们希望让大家不仅看到药材,更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她耐心地为李明轩介绍着《本草纲目》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药香囊制作环节,华侨青年们围坐在桌前,认真聆听队员陈泓廷的讲解。“先放艾叶,再放茴香……”当来自加拿大的华侨青年陈思雨成功制作出第一个香囊时,她激动地说:“原来这些都有寓意!在海外,我们接触中医很少,今天真的大开眼界。”
活动现场
“看到大家这么认真,我们也很有成就感,”陈泓廷感慨道,“文化传承需要这样的互动和交流。”
八段锦的体验更是热闹非凡,华侨青年们跟着队员们一招一式地学习。“双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我学会了!”来自英国的孙逸临一边比划着动作,一边向身边的队员蒋俊请教要领。“你的动作很标准,中医养生讲究的就是这种身心合一,”蒋俊耐心指导着。
活动现场
亚运精神中的家国情怀
走进杭州亚运博物馆,华侨青年们的眼神中满是好奇和期待。“我在海外关注了整个杭州亚运会,但今天看到这些实物展品,感觉完全不一样!”来自法国的林智晨激动地说。
实践队队员种思蕊提前做了充分准备,他指着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介绍道:“这张照片记录的是开幕式彩排的瞬间,当时全杭州都沸腾了。”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专门熬夜看了开幕式直播,”郭德里接话道,“西班牙的华人朋友圈都被刷屏了,大家都为祖国感到骄傲。”
当看到展示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的展区时,来自德国的周游游感慨地说:“在德国读书时,我常常向同学们介绍中国的发展,今天看到这些,我更有底气了!”
茶香琴韵里的文化共鸣
龙坞茶学院的点茶体验让华侨青年们全神贯注。“手腕要稳,心要静……”实践队队员张子然一边示范,一边指导着叶一涵的动作。
活动现场
“这比我想象的难多了,但很有意思!”叶一涵小心翼翼地学习着点茶手法,“这种慢节奏的文化体验在海外很难感受到,让我重新理解了什么叫‘慢生活’。”
古琴体验环节更是让现场安静下来。当悠扬的琴音响起时,来自意大利的何书蒂轻声说道:“太美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山流水’吧?”
活动现场
队员杜奕帆微笑着回应:“古琴被誉为百乐之首,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他耐心地教何书蒂基本的指法,“这样轻抚,感受琴弦的震动……”
“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意义所在,”杜奕帆深有感触地说,“通过我们这一代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书法体验激发创业激情
在杭州中华文化学院,书法体验与政策宣讲同时进行。华侨青年们一边练习毛笔字,一边聆听着归国创业政策。
“‘家’字要这样写,横平竖直,寓意家庭和睦……”实践队队员在一旁耐心指导着陈志强的笔法。
活动现场
“家,这个字写起来真有感觉,”陈志强一边练习一边说,“刚才听了介绍,我发现回国发展的条件真的很优越。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是的,针对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国家提供了税收减免、创业资金支持、落户便利等多项政策,”实践队指导老师潘辰远详细解答着,“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具体的政策咨询。”
看到华侨青年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队员们也备受鼓舞。“能够为大家的归国梦想提供帮助,这让我们的实践更有意义,”队长张荣说道。
正如实践队的名字“四海归巢·同心筑梦”所寓意的,这场青春对话不仅为华侨青年的归国之路播下了种子,也让浙商院学子在文化传播中找到了青春的价值和方向。文化的桥梁在对话中搭建,归国的梦想在交流中点亮,青春的力量在互动中彰显。
学校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既“富脑袋”又“富口袋”!乡村博物馆“圈粉”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