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2025-07-08 16:12:00
在新能源产业与数字金融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一项里程碑式的金融创新即将落地。记者获悉,由随充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E打电)牵头发起的全球首支电力能源ERWA将于北京正式发布。
ERWA(现实世界电力能源资产通证化)这一创新概念及产业布局标准框架,最早诞生于一次国际能源行业闭门会,由北京随充新能源科技公司(E打电)与CJ VENTURES资本联合提出。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 电力/能源资产(如发电站、电网、储能设施、碳权等)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通证化(Tokenization),使其具备流动性、可交易性和透明性。这一概念结合了 RWA(Real 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和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具有深远的行业影响。
该基金总规模达100亿美元,首期募集规模为10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CJ VENTURES资本作为首批联合领投方,已确认领投1亿美元。基金落地于北京市重点金融创新示范区,重点投资布局电力能源实体资产转化为数字凭证(通证化)的项目,并推动ERWA产业标准的制定与实践。此举有望重塑传统新能源资产融资模式,为行业开辟"资产数字化"的广阔前景。
一、政策东风:响应国家战略布局
当前,中国正积极布局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中央财经大学RWA研究中心的成立,目标在2027年前完成涵盖光伏电站、高铁、稀土矿权等在内的百万亿级国家战略资产上链。国家发改委亦出台新规,要求60%的光伏电站发电量必须上链,为资产数字化提供了强劲的政策引擎。
与此同时,国内电力市场也正逐步向“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的多层次体系转型,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等政策相继落地。E打电电力能源ERWA生态基金的诞生,正是响应这一国家战略,投身于能源资产数字化变革这场“工业革命以来最伟大的财富觉醒”。
二、直击痛点:E打电ERWA破解行业融资困境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普遍面临重资产拖累现金流(融资成本高、周期长)、融资渠道单一、数据价值未激活大三核心痛点:
E打电ERWA生直击痛点,提供普适性解法:
降本增效: 资产通证化后,融资成本有望显著降低(预计30%-40%),申请到放款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天。
信用增级: 区块链保障的数据透明与不可篡改,解决了金融机构对底层资产真实性和现金流可预测性的信任难题,让“不敢贷”变为“放心投”。
激活价值: 将“沉睡”的数据转化为可验证、可交易的链上信用资产,开辟全新融资渠道。小额分散的投资模式(如拆分百万级电站的未来收益)让普通投资者也能参与新能源盛宴。
流动性释放: 通证化资产可在合规平台高效流转,彻底盘活“沉睡资产”,提升整个行业的资本周转效率。如跨境结算从7天缩至17秒,交易效率提升300倍,即是流动性质变的明证。
三、技术筑基:电力资产“上链”:从服务网络到数字生态的跃迁
E打电ERWA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能源全域资产通证化解决方案。其以动态物联网+区块链构建的可信闭环技术架构,可广泛应用于光伏电站、储能设施、风电场、虚拟电厂等多元新能源场景。
动态数据实时采集:电力搭载设备配备多模态传感器,实时回传地理位置、电池负荷、服务频次等数据,自动加密同步至树图区块链,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力设备数字档案”;
数据运营透明化:电力能源的关键运营指标(如充放电次数、设备效率)均通过区块链存证。可在线清晰查阅完整历史记录,如同查看银行流水。
收益智能分拆:用户的每一笔消费,通过智能系统,按合约比例自动分配给基金投资者,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智能高效且可追溯;
四、全域赋能:ERWA布局覆盖新能源核心场景
E打电电力能源ERWA将紧密围绕“AI+能源+RWA”的创新生态模型:
分布式能源网络: 支持传统充电桩、移动储能设备、户外光伏等,助力构建更智能、高效的分布式电力能源“毛细血管”网。
集中式绿色电站: 大型光伏电站、陆上/海上风电场。通过ERWA化降低融资成本,加速建设并盘活存量资产,响应国家发改委的上链要求。
虚拟电厂(VPP)与智慧能源管理:通过ERWA确权和量化聚合资产的收益权,通过AI优化参与电力交易的VPP运营商提供强大融资工具。
新兴模式探索: 拓展RWA在电力能源交易凭证、碳资产通证化等能源衍生品和环保领域的应用边界。
五、未来图景:绿色金融的链上革命
随着E打电全球首支电力能源ERWA的启航,一幅新能源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画卷正在展开:穿梭于街巷的移动充电车、闪耀于荒漠的光伏矩阵、智能调度的虚拟电厂……这些曾经孤立的实体能源资产,正通过RWA技术转化为国际资本认可的“数字黄金”。
正如“E打电”CEO杨帅林所言:“未来,每一台新能源设备都可能成为‘数字银行’,当每一度绿电都可追溯、可交易、可增值,我们正在见证能源革命与金融革命的历史性交汇。”
结语
E打电能源ERWA旨在系统性破解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信任困局”与“融资枷锁”。响应国家抢占金融科技制高点的战略,为数百万新能源市场主体打开低成本融资与高效运营之门。当沉睡的百万亿资产在链上觉醒,实体经济的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金融秩序重塑的磅礴力量。资产无国界,规则看东方。 中国新能源RWA的巨轮,已鸣笛启航。
编辑:侯宜均
相关文章
全球首支电力能源ERWA在京启幕,E打电构筑新能源行业数字金融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7-08央行: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发布时间:2025-06-1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