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半岛时评|岂容“硕鼠”偷食学生餐

浏览量:0    2025-08-20 08:18:00

近日,四川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一起校园食品领域职务侵占犯罪案件,激起舆论千层浪。2020年9月至2024年12月这四年多时间里,某小学11名食堂员工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食堂优质肉制品,涉案金额高达40万元,最终分别被判处9个月至两年两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万元至13万元不等,同时扣押在案赃款40.2万余元及价值1848元的77斤排骨返还被害单位。

这起案件性质之恶劣,令人发指。食堂员工本应是守护学生饮食健康的“后勤卫士”,却沦为蚕食学生营养的“硕鼠”。当那些本该滋养祖国花朵茁壮成长的优质肉制品,被他们用于自食或销售,这不仅是对学校公共财产的公然侵犯,更是对未成年人基本权益的严重践踏。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撑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而这些员工的行为,无异于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设置障碍,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少年儿童,长期食用营养不足的餐食,身体健康发育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会伴随孩子一生。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起案件背后暴露的是校园食堂监管机制的重重漏洞。四年时间侵吞40万元优质肉制品,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侵占行为,居然未被及时察觉,不禁让人深思:学校日常的食材采购验收流程是否形同虚设?账目管理是否混乱无序?监督机制是否严重缺位?在这一过程中,但凡有一个环节能够切实发挥作用,或许都能及时阻止这场“监守自盗”的闹剧持续上演。这也反映出,学校在后勤管理方面,尤其是涉及食品安全与经费使用的关键环节,缺乏严谨规范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

此次法院的判决,无疑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对校园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同时,法院邀请全县各乡镇中小学校长等教育工作者旁听审理,这一举措极具意义,为其他学校敲响了警钟,给潜在的违法者以警示,让他们明白伸手必被捉,任何企图侵害学生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净土,食堂是孩子们健康的保障线。遏制校园“硕鼠”偷食孩子餐盘,根本之道在于更公开透明的流程和更严格有力的监督。同时,也离不开对踩踏红线行为的严厉追责。唯有各方高度重视、协同努力,认真落实校园餐随机审查制度,打破学校内部运转的监督僵局,对学校关键领域视情实施提级监管、专项巡查,压缩腐败空间,才能真正守护好孩子们的“盘中餐”,让他们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半岛全媒体首席评论员 姚绍毅)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