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0 2025-09-08 16:23:00
当抗战烽火自淞沪蔓延至华中,湖南作为扼守华中与西南的战略枢纽,成为中日博弈的焦点。
湘北——这片被汨罗江水浸润的楚风热地,因控扼武汉南下的“空中走廊”,在苍穹之下谱写了一曲悲壮而铿锵的空中史诗。
日机肆虐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湘北天空阴云密布,汨罗江流域的铁路枢纽、渡口渔村等成了日本军机南下的空中咽喉。此时中国空军历经苦战,残存战机转至长沙、衡阳机场,在湘北展开绝地反击。
当月,日军对湘北轰炸规模升级。据《大公报》记载,17日,150架日机分批袭湘,44架由鄂境进犯,在桃林寺、汨罗站等多处投弹。同期,岳阳遭重点轰炸,从被击落飞行员所携文件显示,日军轰炸目标指向岳阳、长沙等要地。平江县城遭首次大规模空袭,全城四分之三的房屋被毁,死伤700余人。(日军共空袭平江县城22次,湘阴县城115次,当时汨罗湘阴尚未析置。)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23日晨,营田遭日军突袭,35架日机低空轮番轰炸扫射,民房、码头尽毁,平民死伤惨重。新市古镇25日晨,遭4架日机空袭,繁华街市沦为瓦砾。同时,日军地面部队进犯,制造了“营田惨案”“归义惨案”与“新市惨案”,两年后又制造了“青山惨案”。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第三飞行团多次空袭汨罗江南渡大桥,意图切断中国军队补给线。粤汉铁路沿线遭百余架次日机轰炸,南渡大桥区域遗留多枚未爆航弹,其中包括1枚300公斤巨型航弹,2012年后陆续打捞出11枚。
日军空中攻势越发猖獗,1941年12月30日,日军进攻新市同乐桥防线,黄红团长率部阻击。日军久攻不下,调集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次日该团退守飘峰山,包围日第23联队指挥部,日军呼叫12架日机超低空扫射,致黄团重大伤亡。
黄红率余部且战且退,遭4架日机追击,在长沙县铁甲桥附近头部受重伤,3日后殉国。
即便1944年起湘北制空权逐渐易手,日机仍持续肆虐。5月27日至6月2日,为配合长衡会战,日机出动337架次轰炸汨罗江流域,甚至扫射平民。汨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德辉回忆,1944年5月他曾目睹日机扫射逃难百姓,造成2死3伤;次年,日军为报复八路军南下支队,派飞机对可疑目标和平民设施进行扫射,一次连他的书桌都被打穿。
浴血坚守
面对日机肆虐,中国空军在“以弱抗强”绝境中顽强坚守。1938至1941年间,中国空军总战力不足日军1/5,却在湘北累计出击百余架次,以60%的伤亡率坚守制空权,多名飞行员血洒长空。如1938年11月,日军九六式轰炸机群扑向粤汉铁路汨罗站,中国空军驾驶残存的霍克Ⅲ战机拦截,在敌众我寡的绝境中鏖战长空……
地面部队也奋力守护苍穹。第一次长沙会战时,营田守军以轻武器对空齐射,迫使日机攀升躲避。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日军轰炸机群低空扫射归义渡口工事,第37军士兵无防空重武器,架起步枪、机枪组成火力网对空齐射,迫使敌机攀升躲避,其中1架被击中后逃逸。同期,李才佐团长在湘阴芦林潭、斗米嘴率部用“土办法”击毁日机1架;曹克人营长在湘阴县城亦以此法击落日机1架。
中国空军还主动协助地面部队“击其惰归”。1942年1月8日,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败退,中国空军第二大队金雯率9架苏制轰炸机从成都起飞,赴长乐街、新市、浯口一带轰炸溃退日军,遭遇8架日机,双方在长乐街、浯口激烈空战,日机被击落击伤3架,中方被击落2架、3人伤亡,此战使日军遭重创。不少日军在渡江逃命时溺亡,一些高级指挥员乘直升机逃走。
在战事持续之际,飞机捐献运动步入高潮(1940年—1943年),为空军恢复战力注入民间力量。至1942年5月底,湖南民众捐机款超700万元,可购机50架。
然而,中国空军仍独力难支。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伊-15、伊-16战机曾少量进驻湖南,中苏空军在华中协同作战数十次,虽未夺回制空权,但显著削弱了日军的轰炸强度。
随着1939年春驻芷江苏机撤离,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和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航空力量基本退出中国战场。中国飞行员驾驶所剩无几的战机,在汨罗江上空的暮色中孤影巡航……
荡涤苍穹
苏联战机轰鸣声远去后,中国空军孤独巡航四年迎来转机。1943年,中国战区美国陆军航空特遣队(原飞虎队)扩编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中美空军以芷江机场为支点,P-40战机与B-25轰炸机群呼啸而至。同年,中美空军混合团成立,中国飞行员经驼峰航线外训后与美军混编,频繁掠过洞庭波影与汨罗江云端。
同年,中美空军对滨湖地区(洞庭湖周边)密集打击。常德会战中,曾在滨湖空战中单日击落4架敌机,累计击落击毁日机数十架。同时,中国空军战机数量上升,各部熟练运用“陈纳德战术”(爬高俯冲、打了就跑)。随着美制战机批量列装和战术革新,并且日军从太平洋战场抽走兵力,湘北制空权渐向盟军倾斜。
1944年春,美军P-51“野马”战斗机入驻芷江机场,中美空军转入反攻。5月底至6月初(长衡会战初期),日军出动数百架次战机掩护地面并轰炸中方目标,混合团在岳阳—长沙空域拦截,凭默契配合与战术机动,以佯攻、包抄等战术,迫使日军放弃密集轰炸,阻截其对地支援。
1944年6月,混合团频繁出击湘北。一日,中美空军在汨罗江—洞庭湖空域遭遇日机群,凭借战机优势击落日机4架,自身仅数架轻伤。8日,日机连续轰炸守军小青山炮兵阵地,守军调炮对空还击。12日,混合团第三大队12架战机在洞庭湖东部与15架日机遭遇,击落日机2架、击伤1架,己方1架迫降,飞行员被渔民救起。
汨罗江空域争夺战中,新市是焦点。1944年5月底,新市陷落,成为日军重要基地和补给枢纽。长衡会战中,中美空军于此演绎“三战新市”和“佯攻新市”传奇。
一战新市:6月20日,第一大队6架B-25轰炸机炸毁新市渡口日军浮桥及船只,护航战机击落一架日机,己方无损。
二战新市:7月19日,P-40战机扑向新市,遭遇16架一式敌机突袭。万英尺高空,鲁斯上校率队与何汉鸿、冯佩瑾等协同反击,三组机群化守为攻,以三角绞杀击落日机数架(冷培树佯动击落2架),己方零损失,成为中美空军在湘北协同作战典范。
三战新市:8月13日上午,第五大队在郁功城炸毁公路桥,致二三十辆日军汽车滞留桥头。下午,项世端率8架P-40战机分两组突击,精准引爆油罐车,卢誉标继而扫射,全歼该车队。
佯攻新市:因新市为兵家必争之地,日军形成“飞机飞向新市即为攻击该地”的思维定式。7月9日,第五大队20架P-40佯攻新市,诱使日军松懈,随即转向突袭白螺矶机场,摧毁日机110架,创抗战期间中国空军单日击毁日机最高纪录。
七月如火,空战亦然。23日,21架P-40战斗机掩护6架B-25轰炸羊楼司车站,返航至汨罗江—洞庭湖空域时,遇约40架日军零式战斗机。经激烈空战,击落日机10架(含李先河击落2架),中方无损失,一雪陪都重庆空战之耻,彰显中美空军在华中战场制空优势。
至1945年春夏,中美空军在汨罗江—洞庭湖空域出动数千架次,持续压制日军。
至1945年初,日军对此空袭频次由上年末每周10次锐减至两三次。湘西会战期间,第五大队等精确打击汨罗江流域及粤汉铁路日军补给线,日机已沦为惊弓之鸟。5月底,空域再无日机踪影。
一纸降书落芷江,千秋忠洁慰沧浪。1945年8月,日军投降代表机降芷江时,汨罗江上空硝烟尽散——苍穹重归澄澈,江风拂过芦苇,忽有龙舟鼓点破空而来,欢庆的健儿碧水奋楫,如昔日雄鹰翱翔天宇……
(作者系汨罗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 文/刘国辉 封面图/曹志辉 摄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